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!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,请使用这些浏览器。
chrome
Firefox

工具栏

从引领者到跟风者,荣威陨落谁之过?

后知后觉者想要打开局面,注定难上加难。

曾经开创互联网汽车的荣威,不仅再未推出开创性举动,反而变成一个跟风者,该品牌高调宣传过的国潮风、用户共创、积分激励机制无不是践行行业流行什么,就跟进什么。本该更早问世的纯电动平台,串并连结构混动及似乎平台也都姗姗来迟,晚了对手若干年,荣威才推出。

后入局者面临技术积累不足、对手已提前在消费者认知中形成品牌烙印等问题,先驱则不然。当初的智能车机创举可以使之脱颖而出,现在才亦步亦趋ALL-in新能源的荣威,在国内市场面临的是更为艰难的局面。

迟来的混动技术

最近的荣威,最重要的莫过于插混技术DMH的正式问世,5月10日,荣威举办DMH技术品牌大会,5月20日,上市起售价仅为10.98万的D5X DMH,对此,上汽乘用车总经理王骏表示:“D5X DMH将会是‘荣卷风行动’的第二幕。”

据悉,DMH车型配有混动专用发动机,采用目前主流的P1+P3混动构型,为两档DHT。这一技术的出现对荣威而言是一大突破,但对于中国汽车业并不是。

此时,距离比亚迪推出DM-i技术已四年有余。吉利3DHT Pro雷神混动、广汽矩浪混动问世时间超过两年。东风奇瑞长城也都公布了有着专属名字的自家混动技术。甚至连上汽通用长安林肯、广汽丰田这类合资品牌也拿出了自家的电插混技术。

中国这场混动化最初的引领者,亦是国内如今乘用车佼佼者的比亚迪掌舵人王传福,就在去年说过:“如今的行业不是大鱼吃小鱼,可能是快鱼吃慢鱼。”到今年5月才跟上这股混动潮流,大肆宣传旗下混动技术的荣威,属实有些慢了。

步调变慢,很可能就会落于人后。今年4月,荣威在国内共销售1.1万辆,与动辄一月内卖出十几万辆的自主品牌比,荣威的成绩显得“不够看”。这一销量也是一定程度以价换量得来,当月,荣威发起针对全系车型降价的“荣卷风”行动,宣布旗下多款车型现金直降20000元。

海外市场某种程度上救了荣威,根据乘联会数据,今年4月,荣威所在的上汽乘用车海内外共售出6.3万辆。

然而,早在7年前,RX5单款车型月销就能突破两万辆,王晓秋发起的“互联网汽车战略制高地”引来国内一众效仿者,对比昔日荣光,荣威在国内市场实实在在从引领者,变为跟风者;从辉煌走向落寞。

智能车机真正鼻祖

国内混动汽车的风向,始于比亚迪DM-i,而智能车机的鼻祖,正是荣威。

2014年,上汽以各自45%的对等股比与阿里巴巴合作打造了斑马网络,2016年下半年,在彼时担任上汽乘用车总经理王晓秋主导下,搭载斑马系统的荣威RX5上市。

RX5号称“全球首款互联网汽车”,该款车出问世前,市面上还没有语音控制的车机系统,这一宣传词并不为过。上市不久后RX5销量节节上升,2017年多个月份实现月销破两万。

车机是智能化的重要体现,斑马系统的出现引领了国内车机的发展。殊不知,智能语音控制、车中搭载大尺寸触控中控屏、车机可下载多款软件,这些创举并非由新势力发起,荣威才是首创。

某国有汽车集团高层对《车圈纪事》直言:“在那个时代,上汽与互联网巨头合作,从OS级别去开发,这种模式非常创新。他们当年做的就是华为今天做的东西,属于操作系统层级,但是比华为早很多。”

有了RX5这一爆款的加持,2016年,上汽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89%,首次实现全年盈利。2017年、2018年公司销量同比增加62%、34%。

在新能源领域,荣威也一度走在前列。早在2011年10月,荣威750混动轿车正式上市。2012年11月,纯电车荣威e50正式问世。

出身技术部门的王晓秋,被业内称为“产品大师”,他的确找到了满足用户需求的技术,王为荣威定下的战略路线,令当时处于低迷中的上汽乘用车打赢翻身仗。而后的继任者上台后,荣威再未推出如RX5般火爆车型,对新能源车,虽说早起步却未能早重视,直到2022年才推出纯电动平台星云,始终销量不济。

后知后觉激进跟进

2019年下半年,荣威销量开始收缩,杨晓东接替王晓秋任上汽乘用车总经理。杨曾经担任上汽集团国际业务部总经理,杨上任后,荣威海外业务有所起色,然而,采购出身、擅长出口业务的杨晓东,并未将荣威带上新高度。杨无法发挥出王晓秋般魄力,为荣威找到新的战略方向。

荣威需要有创造力的班底,这一点上汽高层也心知肚明。上汽乘用车方面多次表示,把所有舞台交给年轻人。

2021年10月,荣威开始对品牌进行变革与调整,荣威新团队也正式亮相,80后高管集中上任,刘旻正式任荣威品牌事业部部长,主要负责销售,赵梦杰任事业部的市场及公关总监。

然而,新的管理团队无论从产品定位,还是营销方面,并未没有为荣威寻找独到卖点。

燃油车起家的荣威,也开始蔚来小鹏等新势力做法,通过荣威APP的积分系统和激励机制,提升用户粘性;高调宣传用户共创,在开发设计阶段就请用户来到现场,到设计中心来提意见。

积分系列激励、用户共创、用户运营无不是拾人牙慧。与此同时,荣威还打造国潮风,通过运营新平台营销,而在此之前,业内以有多家车企推行此类做法,荣威甚至不是最早参与的一批。

自身创新变得乏善可陈同时,上汽总部对品牌规划的混乱,引起荣威与兄弟品牌的“内部纷争”。2021年,飞凡脱离荣威,开始“单飞”,但二者车型仍共用一个平台,品牌定位和技术平台都有些错位。

杨晓东的继任者吴冰曾说过,“荣威是中国最早做新能源的品牌,荣威新能源的标签在五年前非常响亮,现在这条路我们已经看得很清楚了,未来几年我们会ALL-in新能源这条赛道。”

如今上汽乗用车总经理虽说从吴冰变为王骏,荣威还是把ALL-in新能源推出更为落地的规划,在5月10日DMH技术发布会上,荣威发布了未来3年规划——计划到2025年,持续推出8款纯电和插混车型。

这一计划不可谓不激进,然而,对于先驱们,打开市场总是更为容易,后知后觉者面对的是更为内卷、对手们已取得先发优势的市场,想要有所作为注定步履维艰。

标签: 荣威 荣威RX5

内容由作者提供,不代表易车立场

收藏

收藏成功 !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

猜你想看

+加载更多

活动推荐

广告
  • 奖 
  • 抢 
  • 奖 

CopyRight © 2000-2023 BitAuto,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   购车咨询:4000-168-168 (周一至周日 9:00 – 21:00) 法定假日除外